0573-83853584
首頁 > 企業動態
印象麗水
時間:2012-10-15 13:52:01

印象麗水 

 

董發根

 

今年中秋國慶長假,是我國實行節假日長假制度以來,假期最長的一次,時間長達8天。受朋友相邀,我們組成“5人團”前往我省最南端的地級市麗水游覽,行程安排為3天。為避開高速公路的擁堵,我們把出行日期選擇在黃金周中期的4-6日,前往的麗水縣(市、區)有:蓮都區、縉云縣、龍泉市和遂昌縣。麗水是我唯一沒有去過的省內地級市域,此行,也算是填補了我的這一空白。

同伴中有3人和我一樣從沒去過麗水,盡管聽說過麗水是如何如何好的評價,但也只是停留在想象之中。對麗水的總體感覺是浙南山區、經濟在我省相對落后,除了知道龍泉寶劍、慶云蘑菇和我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景寧縣很有名以及近期在央視得知“秀山麗水、養生福地”的旅游品牌廣告語外,其他了解甚少。此次麗水之行,所到之處都給我留下了美好印象,讓我對麗水有了一定層次的認識。下面,就按照我們的游程對麗水來一個初步的認識吧。

麗水,地處我省西南浙閩兩省結合部,東南與溫州市接壤,西南與福建省寧德市、南平市毗鄰,西北與衢州市相連,北部與金華市交接,東北與臺州市相連。市域面積1.73萬平方公里,占我省陸地面積的1/6,是我省面積最大的一個地級市,其中山地面積占88.2%,耕地面積占5.15%,自古就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2010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259.65萬人。

我們一行于4日早上7:00從嘉興出發。由于同伴彼此較為熟悉, 一路上,我們“話題隨意”“天南海北”,憧憬著麗水帶給我們無限的遐想。天公作美,高速暢行,不知不覺間就走完了整4個小時的路程,汽車經滬杭-杭金衢-金麗溫高速順利到達了縉云出口, 我們慶幸選對了“時辰”。

早已等侯在高速出口的麗水朋友,熱情地迎候我們的到來。短暫的寒暄后,朋友向我們介紹了他精心安排好的游覽行程,并為我們簡要介紹了麗水概況,讓我們更加充滿對旅程的期待,心情也隨著他的介紹融入到了興奮之中。

一走下汽車,就讓我們感覺不同的是那里的空氣,帶有一種特別清新的味道,那里的天空、陽光、景色是那么的和煦又美麗。汽車繼續穿梭在如詩如畫的山間小路,舉目遠眺,連綿的山巒一望無際;低頭俯看,沿路清澈的溪流潺潺而過,為我們營造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快樂意境。當朋友告訴我們,中午安排在當地土菜館用餐時,同伴互使眼神,怎么他與我們的意愿“不謀而合”!這更激起了我們強烈的食欲,一陣笑聲后,頓時將旅途的倦意一掃而去。

第一頓美餐后,我們對麗水有了初步的印象。隨即我們就到達了仙都景區。仙都,位于縉云縣境內,是一處以峰巖奇絕、山水神秀為景觀特色,融田園風光與人文史跡為一體,境內九曲練溪,十里畫廊,山水飄逸,云霧繚繞。我們選擇游覽了游鼎湖峰、黃帝祠宇、步虛山(火山噴發口)和仙水洞等景區。

鼎湖峰,狀如春筍,直刺云天,峰高170.8 米,頂部面積為710平方米,底部面積為2468平方米,堪稱“天下第一峰”和“天下第一筍”。峰巔蒼松翠柏間蓄水成池,四時不竭。相傳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在此鑄鼎煉丹,然后跨赤龍升天而去的地方。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用“黃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獨崔嵬。有時風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點來”的詩句來描繪這個天下奇觀。

1

游完了鼎湖峰,我們就順道來到了黃帝祠宇。黃帝祠宇是仙都景區的靈魂,是我國南部祭祀、朝拜中華民族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主要場所,為中國古代道教活動中心地之一。黃帝祠宇位于鼎湖峰右側,步虛山山腳,中間由練金溪相隔。該建筑具有盛唐風格,氣勢恢宏。黃帝祠宇再現了中華民族共同始祖黃帝的神采,重敘了充滿神奇魅力的遙遠故事,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紀念意義。黃帝祠宇的重新建成,使仙都風景名勝區重新成為中華民族子孫尋根問祖的重要場所。每年這里都隆重舉行大型祭祀黃帝典禮。1994年,按《仙都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并經國家建設部批準,縉云縣人民政府決定重建《黃帝祠宇》,恢復中華民族始祖黃帝“北陵南祠”的格局。

游完黃帝祠宇,我們就乘坐纜車到達步虛山頂,這里的索道雖不算太長,但山勢峻峭,索道離底面的高度很高,敞開的坐轎、抖動的纜繩,讓人時時提心吊膽,好似索道“垮塌”的一幕就出現在眼前,正可謂“步步驚心”,纜車到達山頂,作為大男人的我也嚇出了一身冷汗,不過,情侶相隨可不用擔心,因為兩人眼睛一閉,自然就有“保護對方”的沖動,并會創造出很“浪漫溫馨”的故事。

    步虛山是鼎湖峰的后山。它東西走向,東接高天坪,西為石筍漏,南為下官坑,北俯板堰,海拔高364米(步虛,道家名詞,道教齋醮中道士在醮壇上邊贊誦邊步行的儀式動作)。它的西頭原與鼎湖峰為一體,形成于白堊世晚期,后經流水的沖刷和寒暑風化(垂直節理),才慢慢自然崩塌分離,形成許許多多尖柱狀的石柱。在步虛山頂,讓我們領略了什么叫“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感受,雖然索道“驚出冷汗”,但還是非常值得的。山頂俯瞰山下,大自然造就的“陰陽太極”山村美景盡收眼底,美不勝收。

 

步虛山上還有一個火山噴發口,去那里可要有一點勇氣。陡峭的山道依山而建,臺階窄小驚險,驚心動魄,待我們徒步下山腳時,氣喘吁吁的我,已是大汗淋漓、雙腳發軟、疲憊不堪,真正體會到了什么是“上山容易下山難”了。

到達步虛山山腳,便是仙水洞歇息區,景點好似特地為我們安排的。于是,我們就要了幾杯清茶和當地小吃小憩,領略了河邊的美景后,我們乘坐竹筏回到了對岸,沿著密林小道走出了景區。

我們的游玩休閑、寬松。考慮到時間尚有充裕,朋友“見縫插針”,熱情安排我們參觀仙都景區附近的另一個風景名勝區河陽古民居。河陽古民居也是浙江省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位于縉云縣仙都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內。公元 933 年,原吳越國掌書記朱清源兄弟倆為避五季之亂,而定居縉云,因其原籍為河南信陽,故取名“河陽”。

河陽村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文化底蘊十分深厚,朱氏歷代祖先以耕讀傳家,重農經商,人才輩出,富甲一方。宋元兩代曾出八位進士,形成“義陽詩派”。現存的一溪兩坑之水系、一街五巷的村莊布局乃元代設計。十多座古祠堂、百棟舊第計1500余間,大多為明清兩代所建,是宗族莊園式古民居建筑群。村中三教合一的宋代古剎“福昌寺”,元代的“八士門”及“八士門”前明太祖朱元璋御賜的石“稀罕”,古代的大橋、農具、家具、壁畫、詩句、匾額、雕刻,還有堪稱中國民間藝術一絕的河陽窗花剪紙,以及歷代農民義軍的遺跡,古色古香的民俗活動,構成了江南罕見的千年文化古村。

2

這里的建筑規劃緊湊合理,立面布局起落有致,功能設計巧奪天工,建造技藝堪稱完美,使用功能與建筑思想融為一體,令人回味無窮,也著實讓人嘆為觀止。導游告訴我們:“這里得排水系統設計科學合理,雖然附近經常遭遇水患,但古村落從未因水澇影響排水。”

作為一名現代建筑師,參觀了河陽古民居后,我們無不敬佩我們的師祖,無不為他們感到驕傲,但由此我們也聯想到了我們的現代建筑,幾乎沒有我們自己的建筑文化,缺失了祖先留下的東西,這讓我們感到十分慚愧。我們驚呼:這些建筑的“化石”,應該好好搶救、保護并傳承,否則,我們會愧對我們的先祖。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為人類進步留下了燦爛的文化瑰寶。21世紀的今天,社會進入了電腦、信息時代,世界經濟、文化格局出現前所未有的多極化。國外的發達國家都早已在“探索”中國崛起的秘密,“潛心”研究中國的歷史和文化,而我們卻盲目地引進他們的“先進技術”,丟掉甚至破壞了我們祖先留下的寶貴財富,這是很需要我們國人深思的問題。

人類文明的發祥地在中國,其實,文明就在我們身邊。我國地域廣闊,各地建筑文化特色鮮明,有我們耳熟能詳的“江南民居”“徽派建筑”等等,但研究我國古建筑的人員十分稀少,如再不采取行動,若干年后,這些古老的建筑文化就會消失,建造技藝就會失傳,恐怕我們的后人只能在照片、影像資料中加以“欣賞”了,對此,我們的有關當局應當引起高度重視,我想,這也是每一個有責任的國人所不愿看到的結果。

離開河陽古民居已是傍晚時分,我們隨即收拾行囊,迎著一輪倒掛明月驅車前往麗水市區,簡單小酌后,我們就在酒店入住。晚上,同伴還到麗水的南明湖畔散步,與那里美好夜景“親密接觸”,我則在房間回味著一天的“收獲”。

第二天早上,我們8:00從酒店出發前往龍泉,汽車駛出第一個隧道后就駛出了市區,接著便是蜿蜒起伏的山路和連續的隧道,讓平時習慣在平原駕駛高速的我們,大嘆駕技不如,以至帶路的司機朋友不時減速等候我們隨從,車窗外的景色,就像大屏幕上播放的風光片,大約經過1小時左右的車程,我們到達了龍泉縣城。

龍泉縣城面積不大,城市道路有點起伏,讓人誤有來到“重慶”的感覺。在龍泉,我們首先參觀了一家青瓷藝術館,有幸見到了當地知名的國家級大師。隨后又來到了寶劍、青瓷市場,欣賞那里的藝術品,采購了寶劍和青瓷日用品。

午飯間,朋友給我們介紹龍泉當地的特產、民俗民風和文化歷史,讓我們領略到了當地文化之博大精深。

告別龍泉,我們向另一個位于遂昌縣境內的景區南尖巖出發。由于去景點必須走山路,我們開始了此次行程最艱難的路程。蜿蜒起伏的山路,讓我的駕駛技術和我的老爺車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可以毫不夸張地說,3個小時的車程,方向盤抵過了在平地上一年行駛時來回打轉的次數,我也從未開過如此復雜的山路。當然,一路我們也飽覽了大自然恩賜于我們的美好景色。

南尖巖位于麗水市遂昌西部,是國家一級攝影基地,距縣城50公里,主峰海拔1610米,景區中心石筍頭村,海拔140米。景區初步規劃面積6平方公里,9大景區30多個景點。天柱峰景區一對石柱突兀而起,高達百米;瑤池景區在山頂有2000平方米的高山湖,有湖中樹林景觀;瀑布區景致各異,石林區儀象萬千。 其間茂林修竹,群峰崢嶸,怪石林立,溝谷幽濘,潺潺注水,飛泉瀑布,云海變幻,山里人家,高山梯田層層疊疊,一線天全年最高氣溫不超過30度。云南哈尼的梯田、安徽黃山的云海、江西三清山的棧道、四川九寨溝的竹林……還有廊橋、古村落、溪水……這些引人入勝的旅游景觀同時出現在遂昌南尖巖旅游風景區。

3

離開南尖巖景區后,我們一路駛向遂昌縣城,繼續我們的山路行程,一路的美景繼續讓我們目不暇接。“不甘寂寞”的我們,路上還 “拜訪”了路邊村民,參觀了沿路具有當地特色的古玩店。

不一會兒,又到了晚飯時間。朋友為我們選擇了沿路的一家土菜館,這是我們此次麗水之行最難忘的餐館。這里的美味山珍佳肴,讓我們食欲大開,也擋不住我們隨行愛美女性的“減肥貞操”,大嘆“誘惑難當”“實在給力”。餐館中的陳設和用具都具有濃烈的懷舊和地方特色,讓我們產生了一種最好把它的每一件物品都“帶回家”的沖動。這里的意境令同伴們“大呼過癮”“終身難忘”。一頓“狼吞虎咽”后,20多分鐘的車程,我們到達了遂昌縣城內預訂的酒店,也結束了我們第2天的行程。

第3天,我們準備游覽遂昌金礦旅游區,這是我們行程中預定的最后景點。按照約定時間,我們仍然8:00離開酒店向景區出發,經過近半小時的車程,我們就到達了景區。

這里,我們要先提一下“驚險”一幕,也算是提醒自駕游的朋友,出門時應當注意的事項。我的別克君威汽車已陪伴我近10年,駕駛里程剛超過20萬公里,由于不懂車輛修理,平時雖然我很注重車輛的養護,但畢竟“車齡已高”,難免有些部件會正常老化和“筋傷松骨”,汽車經過長時間盤山公路的“折騰”,再加上滿負荷的運轉,終于Hold 不住了。

我們剛進景區,忽見車頭引擎蓋瞬時“冒煙”(其實是水蒸汽),車上同伴驚慌失措,唯怕汽車即刻“自燃爆炸”,這時,我立即指揮同伴馬上下車,發現發動機下面的地上流有一大攤粉紅色液體,好在不一會兒“煙霧”沒了。陪同我們的當地司機讓我打開引擎蓋,他稍作檢查后,告訴我是水箱漏水,安慰我們不必太著急,可以繼續游覽景區,交由他來處理。后來,他幫我們從縣請來了修車師傅,經檢查,確認是水箱裂開漏水了,需要及時調換水箱。修車師傅臨時修復了汽車,確保我們游覽結束后能駛到汽修廠修理。

由于及時了解了汽車的故障情況,因此,這一“插曲”并不影響我們后續的游興。“阿彌陀佛”“菩薩保佑”,好在只是虛驚了一場,也算是一次教訓吧。

金礦旅游區被新增為國家4A級景區,其開發歷史悠久,現遂昌金礦正式成立于1976年,是國家重點黃金生產企業,被譽為“江南第一金礦”。據宋史記載,在北宋元豐年間,就已經有人在遂昌采冶金銀礦產,去年,遂昌金礦又成為浙江省唯一的國家首批礦山公園。近年來,遂昌金礦投巨資開發了“探千古黃金謎、圓往昔黃金夢”的“工業黃金游”,以礦山悠久的歷史及黃金冶煉過程的神秘特點吸引了眾多游客,成為麗水市旅游的一個亮點。

4

游覽完金礦景區后,中午朋友又為我們選擇了當地一家知名的餐館就餐,三天的行程,讓我們品味了一路的山珍佳肴。可能是老天舍不得我們按計劃離開麗水吧,朋友利用修車的時間,安排我們到餐館附近的一家古玩店“淘寶”。在那里,同伴們每人都淘到了自己中意的“寶貝”,打開汽車行李箱,寶劍、青瓷、奇石、特產和行李等裝了滿滿一箱,我的老爺車也經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驗。

在這里,我也要特別感謝當地陪同并幫助我們聯系修車的司機師傅。雖然他已到了即將退休的年齡,但他熱情、和藹、親切的臉蛋上,寫滿了他豐富人生的閱歷和樂觀、豁達的為人品格。盡管我們接觸時間短暫,但看得出來,無論官臣老幼,大家都十分崇敬他,他是一名德高望重的長者。

他家與單位大院一墻之隔,大院成了他家的“后花園”。他在單位大院屋頂上建起了自己的鴿子籠,養起了五六十羽鴿子,鴿子在屋頂上安逸生活、繁衍后代,成了大院的一道特有的靚麗風景線,這種“奇觀”對于在機關單位來說,是不可思議的,我想,也是絕無僅有的,我們可以足見這位司機師傅在單位的威望有如此之高了。

離開遂昌,已近傍晚5時,我們依依不舍地告別了麗水,帶著3天的收獲和喜悅,愉快地踏上了歸程……

在結束麗水之行的前一個晚,我被所到之處的美景、佳肴和朋友的熱情接待所陶醉和感動,在房間寫下了一個短小的總結,并形成打油詩《印象麗水》與同伴分享:

《印象麗水》

龍年中秋處州行,

秀山麗水似仙境;

燦爛文化歷史淵,

山珍佳肴一路品;

不虛此行不了情,

印象麗水留夢境。

麗水,是我們值得去旅游的地方。那里沒有城市的喧囂,那里是我們心靈的歸宿,那里的山山水水、歷史文化和樸實無華的民風無不吸引著我們,那里有一種讓我們“時空倒流”的感受。

麗水,“秀山麗水、養生福地”,名副其實也!